无图版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社区服务
中华艺术天地
»
化州南山寺
»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食物养生是健康根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易医董生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2
发帖:
721
威望:
725 点
金钱:
7250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7-03-14
最后登录:2010-06-18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化州艺术天地
8
1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琴对弘扬中国佛禅文化的现实意义:
经过长期的发展,琴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律、调、谱、器、曲、论等方面形成了博大而精微的体系。清人徐祺《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中阐述了琴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其中这样说道:琴这种乐器,创始于伏羲,成形于黄帝,取法天地之象,暗含天下妙道,内蕴天地间灵气,能发出九十多种声音。起初是五弦的形制,后来由周文武王增加了两根弦,是用来暗合君臣之间恩德的。琴的含义远大,琴的声音纯正,琴的气象和缓,琴的形体微小,如果能够领会其中的意趣,就能感通万物。可以说,在出奇的悠久、在出奇的博大精微的琴学体系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观念,如儒、道、佛等流派的各种思想无不对其印记深刻的烙印。琴道以儒家思想为基本,而释、道两家思想亦琴道之重要内容。司马承祯《素琴传》:“皇王以琴道致和平也……闲音律者以琴声感通也……灵仙以琴理和神也……君子以琴德而安命也……隐士以琴德而兴逸也……”并言古琴儒道的内涵了多个方面,而其中“闲音律者以琴声感通也。”似并非今日琴家所谓之“艺术琴”,其以“瓠巴鼓琴,则飞鸟集舞,潜鱼出跃”及师扣玄“乃变节候,改四时”等为例,乃盛大为佛家之琴道思想。班固《白虎通》承袭儒家《乐记》之思想,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至蔡邕《琴操》则增加“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之义,具有佛家借琴以修身养性、返本归真之琴道观念。
东汉刘向《琴说》论鼓琴用于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流文雅等,基本系儒家思想,至唐代薛易简论鼓琴之作用,则兼有佛家绝尘出世之思想:“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琴诀》)薛易简乃唐代职业琴家,以琴待诏翰林,能操琴曲达三百四十首之多,其阐述古琴之利益较为通俗,《琴史》谓其“辞虽近俚,义有可采”,谓其论述鼓琴技艺及感染力颇有可取者。至明清许多琴论中,儒、释、道三家思想交融出现,浸透于鼓琴之观念及技法之中,其代表作为晚明徐青山之《溪山琴况》。徐青山为晚明琴学大师,时人誉为“今世之伯牙”,崇祯末年参加抗清未果,遂入苏州穹窿山隐居修道。徐青山之《溪山琴况》著于崇祯十四年,抉汉唐以来琴道之精义,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探幽发微,总结为“二十四况”,乃中华琴道思想之集大成者,其崇尚“中和”、“古淡”、“雅正”者,乃古来儒释道琴道思想之继承。古琴者,实为中华古圣先贤留于后世之妙器。
◆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
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有莫大助益,其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之仪容,其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着静远淡逸的气息,能唤起恬淡悠远的回忆,令人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若仅将古琴作为一般音乐而“欣赏”而“演奏”,则实在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了。就古琴之本质及社会发展之趋势来看,可以预见,古琴在未来的岁月,仍将有足够的生命力而赢行大量的知音,且为知音者所执取而励力弘扬,这就是中华文化之精微者不绝如缕的坚韧性。数千年来由无数文化精英们所传承的古琴,作为修身养性之道器,其创造文化精神、其中的礼乐之道及蕴涵的佛道精华,仍将由新时代的文化精英们继续传承下去而利益有缘之众。
◆多了一股纯澈的清流
三代以上古琴“家弦户诵”之盛,自春秋之世即已不可复得且也不必留恋。就时代而言,随着现时代科技物质文明愈行演进而人类精神家园愈形荒芜,人类社会身心疾患、心理医学问题与年俱增已是不争的现实。现代人身处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都市,忙碌于工厂、办公室商店之间,过着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较之古代农业社会,现代人身处紧张纷繁的社会环境,而对着远较古代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着更多的紧张和焦虑。在这喧嚣的时代,多一位古琴知音,便多了一份清凉和宁静;多一人学琴,于此红尘浊浪中便也多了一股纯澈的清流。这就是古琴的魅力。正如宋代朱伯厚《琴史》所云:“古乐之行于人者独琴未废,有志于乐者,舍琴何现?”琴道知音,尽兴乎来!
琴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组合而成。传统是相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因此,传统文化无疑是指过去积累的文化,从界限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包刮上古和整个中世纪,它的上限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文化是价值生活的创造。它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生活之最高的形式,包括物质生产、精神活动,以及二者关联与发展的全程。继承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代的潮流,创造民族的形式。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任你怎样洒脱、自由,总不能不受空间的羁绊和时间的熏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创造的文化瑰宝,迄今仍有生命力,足以照耀世界。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结晶,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人民的鉴定,足以鸟瞰八荒,卓立千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惊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凝聚力。而这种创造力,吸收力和凝聚力是来源于中华民族本身价值取向这是文化得以立足,并能够延续流传的根本性问题,也可以说是文化生命力的体现。琴学和佛教的关系,在苍茫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为或瑰丽辉煌,或幽深佶屈的文化形态,在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互动制约之中,折射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精神之光。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以及价值意义,它以一种体系的方式建构成为一个形态宏大壮丽、内涵精致细密的思想结构。这个思想结构实际上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价值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对现实中的各家思想学说进行分析、批判、总结,并且在提炼出主体价值标准的基础上,以之衡量、测度各家异说,最后,以达成到求同存异、和合会通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文化中的经史子集无不与琴道相融相合并互为影响,它是中国文化生存的根本、延续道统的命脉所在。
◆“调适融通”
它实际上决定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进入中国文化圈子,被本土文化接纳,就在于其是否能与本土文化思想结构进行调适融通。这种“调适融通”,当然不是指“度身定做”,也不能是“削足适履”。所谓“调适融通”之意,指的是与新环境的互动“适应”,就是既要为新所接受,又要能够调整自身,是一种双向的适应过程。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是一种“互融”关系,更是一种“互摄”关系。但是,首先,佛教必须能够为中国文化思想结构所容纳。容纳之后,当然,这个思想结构本身,也是要为此作出自身的调整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佛教而言,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建立自身的思想结构。这个思想结构也就是佛教的价值评价体系。
2
8
化州艺术天地
打做化州最好的网站http://163qw.com
Posted: 2009-10-06 20:00 |
[楼 主]
快速跳至
>>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中华文化,魅力化州橘红之乡
|- 茂名名城茂名风貌
|- 魅力化州橘红之乡
|- 化州特产正毛橘红
|- 化州橘乡历史故事
|- 化州南山寺
|- 化州古玩艺术收藏
|- 风土人情食养文化
|- 化州古乡脉动新貌
|- 茂名化州名人录
>> 本栏易医养生研究:以文化艺术和个人实践心得为研究主题,只可提供学习研究和参考之用
|- 跌打内伤驳骨治疗
|- 抗癌之药论证相配
|- 中医必读筒练精华
|- 本草纲目上中下部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 本草中药配伍精华
|- 性病病因学与论治
|- 医宗金鉴古方名典
|- 本草中药用量配伍
|- 本草中药识别应用
|- 中草药配伍与应用
|- 本草中药分类调用
|- 本草方剂用法用量
|- 奇难杂症中医论治
|- 绝症亦有逢生之路
|- 眼科常用辨证论治法
|- 糖尿病高血压半身不遂痛风
|- 人体结构生殖器官
|- 生殖器官与性之病
|- 妇科更年期综合症
|- 前列腺阳痿不育症
|- 四肢病症标本论治
|- 抗癌有那些中草药
|- 胸膜炎腔与脏辨治
>> 佛学研究与茶道、素食、养生之道:欲了知,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我们怎么样來做人
|- 佛学引人向善为宗主
|- 民间佛雕佛像精工艺
|- 肺腑之言够用一辈子
|- 养生之道是长寿之本
|- 素食保健是养生延寿
|- 食物养生是健康根源
|- 中国茶道养生艺术法
|- 健康之路在线转视频
|- 宇宙太空天文尖科学
>> 名人名典书法
|- 楷 书
|- 行草书
|- 隶 书
>> 易学天地、预人生思维规划、八字信息、品牌命名
|- 四柱命理预测奥秘
|- 人生思维起名论命
|- 住宅风水源头吉凶
|- 如何勘测地理阴宅
|- 姓名学与人生关系
|- 命局用神医命帮身
|- 解开命相学奧秘锁
|- 滴天髓通神六亲论
|- 渊海子平真诠评注
|- 2016甲申猴年那些生肖冲犯太岁
|- 周公解梦识破预兆
|- 六十太岁每年主事图
>> 本栏主题:体验中国功夫,太极养生,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奥妙与神奇。
|- 化州武术协会
|- 少林功夫武术套路
|- 中国功夫观赏视频
|- 太极气功视频演示
|- 延年益寿太极养生
|- 五行学术练穴点救
>> 书画、古懂、盆景艺术、覌赏天地
|- 古玩古董古玉器
|- 古今名作名诗画
|- 民间宝典精艺术
|- 艺苑集锦精华汇
|- 名胜名流名古迹
|- 名景名山与奇趣
|- 南北盆景精功艺
|- 奇石根雕与砚台
|- 祖国河山美如画
|- 春联对联各名联
|- 鲜艳欲滳百花园
|- 梦醉影艺春滿楼
>>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名人录与百家姓)
|- 中国近代伟人名人录
|- 56个少数民族的文化
|- 前百位姓氏历史起源
|- 后百位姓氏历史起源
|- 百家姓姓氏历史起源
|- 董氏起源郡望与堂号
|- 华夏董氏的历史探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中国历代帝皇录
|- 中国古今历史故事
|- 华夏董姓追根溯源
|- 庆典贺春文化专题
>> 医者父母心、治病,先知人的命,先医风后医症百战百胜,查八字之命药治他病
>> 民间杂锦
|- 现代女姓的健康保养艺术
|- 生活时尚
|- 奇翠天空
|- 世亊百科
|- 千方夜淡
|- 处处留个神防患于未然
>> 娱乐舞厅、影视明星
|- 劲歌劲舞歌曲连唱
|- 娱乐体闲舞歌连唱
|- 转载影视音频观赏
|- 电视剧场
|- 明星美女写真图片
|- 影视明星
|- QQ宠物与表情
|- 动画世界
|- 所有电脑软件.病毒防诒.其它下载尽在其中
>> 本人不接受任何部门或单位的出书,研究开会、领奖,加盟,等事项,特此公告!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
|- 中华艺术天地 董方红本草中医养生网郑重声明
中华艺术天地
»
化州南山寺
骨科易医: 董方红
地址: 广东省化州市(三中东面)橘城东路三横巷董府庄园
联系手机: 18929775290 13922052620
电子邮箱:fazho@vip.163.com 自动传真:0668…7368290
本站声明:
本站所创资源均属本作者权属,只供学习研究参考之用、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和商业用途,转帖请标明出处,部份资源均采用於网络.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资源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Time now is:01-24 06: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